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叶类 > 艾叶
编号:13437045
艾叶小方治痛症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12月1日 《家庭百事通·健康一点通》 2019年第12期
     作为一味治病良药,艾叶(干品)功效擅长调理气血、驱逐寒湿、温经止痛。下面就介绍用艾叶治疗痛症的几个小方,以供读者参考。

    慢性腰痛

    方法 艾叶30克,蟹壳(炒黄)30克,将两者浸入500毫升的白酒中,1周后即可用药酒涂擦腰部,每日2~3次,连用7~10天。

    慢性腰痛多与腰肌劳损、腰椎退行性改变等有关,也常会因久坐或过度劳累而加重。艾叶能温经通络、活血止痛,蟹壳为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甲壳,主要功效是破瘀消积,可治瘀血積滞、胁痛等。酒有活血止痛的功效。艾叶、蟹壳泡酒外用,对于慢性腰背痛,或寒湿引起的肌肉冷痛、关节痛,都有较好的疗效。

    需作解释的是,蟹壳炒黄后质地会较为疏松,其成分经酒泡后更易析出,故蟹壳需炒制后再用。

    足跟痛

    方法 艾叶60克,乌梅10个。将乌梅置锅中加水先煎15分钟,放入艾叶再煎5分钟,稍凉后将药液倒入脚盆中。先将患足放在蒸汽上熏蒸几分钟,再把双足放到盆中浸泡数分钟,每日1~2次,连用5~7天。

    足跟痛常与跟骨增生、跟腱炎等疾病有关。

    中医认为,足跟痛与肝肾虚导致筋骨失养,或寒湿入侵引起瘀血阻滞有关。艾叶能温经和血、散寒止痛。乌梅有活血散瘀、止痛的功效。艾叶与乌梅煎汤泡脚,有活血散瘀、除湿止痛的效果。故本方对足跟骨刺、炎症等引起的足跟痛,都有较好的疗效。

    胃寒疼痛

    方法 艾叶10克,制香附10克,大枣5枚。前二味研成粗粉,以纱布包好,与大枣剖开共置保温瓶中,用沸水适量冲泡,盖焖15分钟后分次饮用,1日内饮完。每日1剂,可连用3~5剂。

    胃寒疼痛是因食寒冷、生冷食物,或胃部遭受寒邪侵袭而发病。这种胃痛常表现突发且较剧烈,伴有喜温恶寒、呕吐清水、大便溏泻等症。

    艾叶性温,可温里止痛、调理气血。香附能理气宽中,可助行血中之气。大枣补脾和营、甘缓养胃。三味同用,可共奏温胃散寒,行气止痛之效。如平素脾胃虚寒者,可将方中大枣量加倍。但胃阴不足或有明显脾胃积热者,则不宜加大枣。

    寒凝痛经

    方法 艾叶15克,茺蔚子、红糖各30克,水煎取药液约200毫升,每次服100毫升,1日2次,经期服用。如经前腹痛者,可痛时即服,连服2~4剂。

    痛经以青年女性居多,临床以寒凝血瘀型最常见,其表现为经前或经行时小腹冷痛或腰痛,得温则痛减,常伴有手足厥冷、恶心,呕吐,经血色暗有块。

    艾叶能温经理血,能使气血得温、血行通畅。茺蔚子为益母草的果实,有活血调经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或产后瘀滞腹痛。红糖补血化瘀,兼能散寒止痛。三味合用,可共奏祛寒化瘀之功。本方治寒凝血瘀之痛经效果极佳,一般服1~2剂,痛经可明显减轻。, 百拇医药(蒲昭和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叶类 > 艾叶